我要做你一辈子的小男生
2010
一
是你吗?
前几天从朋友家回来的路上,看见了一个似曾熟悉的女生。全部在我脑海里关于她的回忆,都要追溯到虽然已经过去、但也却不至于遥远到已经不能确定的小学时期。然而就算是这样,我也已经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能想得起来。
在当时还算纯粹透明的学校环境里,她已经算是个风云人物了吧。只是,她吸引众人目光的点并不是因为“很漂亮”或者“成绩很好”诸如此类普通的形容词语。而是在现在的自己看来非常让人难以用轻松语气说出来的原因。“精神有问题,心理也不健全”。
很沉重吧,要让人感到同情与悲伤吧。但与此同时,被强硬地摆在同一个层面上的“能为当时的大家提供闲暇时的娱乐话题与嘲笑的内容”这一点,也是的确存在过的。
比我们高一年级还是二年级的不良少女。
行为怪异,据说做过例如“捉蚯蚓吃”之类千奇百怪的事情不下少数。另外,因为家庭贫穷的原因还经常打架,抢劫,偷别人东西。当然,逃课后在校外游荡这种事情也是早已让大家见怪不怪了。
在种种流传于自己与周围同学之间的这些道听途说中,到底有几件事是真实的,我想也从来没有人真正去探究过。因为本来就是类似用来随意填充空白的笑话,会有人去认真地介意真假性么?
那个时候,在与别人开玩笑时,大家的常用语中也有一句长久固定不变的“你真像XXX”。这句话很显而易见地是暗指对方一些不好的含义。然而,不用说,XXX就是那个女生的名字。
其实就算是直到现在,也很难去详尽地解释出以前包括自己的这一群习惯于去肆无忌惮地谈论着这个女生的人的心态。是深藏在心底里没有宣泄出来的暗黑与恶意吗?应该要对这一个理由给予否定的。但如果单纯地归于“只是无聊时一种心照不宣的产物”,好像又过于推卸责任了。
毕竟,是一开始就要清楚的道理。不管是出于何种缘由,让自己的肤浅揣测任意刺痛别人的伤口这件事,就是不对。就算,对方是有可能根本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异常的“精神病患者”。
但是,就在茫然地忘记了这些事情也就如此度过了几年后的现在——就在前几天,我遇见她时,心里又产生了隐隐的全新的震撼。
她和一群人走在一起,记忆中总是长长垂下额头的刘海剪短了,显现出明快的样子。她的眼神很温和,看人的时候好像并不那么安静却透露出一种歇斯底里的味道了。我走过她身边,与她的目光碰撞在一起的那个瞬间,她甚至没有立刻冷淡地收起笑容,而是对我也微微地点了点头。
可能她想不起来了吧,其实我以前,也是曾经被她在学校门口堵住后却因为及时靠朋友们的帮助逃脱,最终“抢劫未遂”的家伙之一。
可能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吧,她在我的心里一直算得上鲜明而稳固的形象,就在那一刻,又重新得到了本就该属于的释怀心情。
不会想去问“你的病好了吗”这种话。起码有一点,我的心里是很清楚的,时间真的会对每个人,都公正诠释出在谜团之后他应该得到的未来与结局。
那天,她略微摇晃着的身影,逐渐远去。最终就消失在橘子色一样柔软的夕阳之中了。
二
是你吗?
在三年级顺利结束后的又一个新学期,学校开展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分班。
四个班的同学们都在报名日的当天,被吩咐整齐地排着队列来到三楼的活动空间里。老师们都没有完整地解释,但在同学们的彼此谈论之间,大家都已经很明了了这个即将到来的事实。
“好倒霉呀,为什么学校的第一次分班就轮上我们”,“到另一个班级一定会不习惯的吧”……在等待被一个点名“XXX,X班”的时间里,大家就这样一直站在自己将要解散掉的班集体里,小小声地讨论着。
当时,我在班上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可是,在彼此加油着的鼓励语中,真正想要守护住的事情还是没能在那一天顺利地诸以实现。一个朋友去了一班,另一个朋友去了三班。而我,留在了原先的二班。
记忆真的是非常清晰的东西。在小学漫长的六年里,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事情,都被我忘得差不多了。但那天分班仪式结束后的场景,我却是记得比谁都要清晰。
三人在散了人群的活动间里,久久不肯离去。漫无目的地走着路,偶尔停下来聊聊天。大家的心情都是非常沮丧的,难过得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虽然以后不在一个班里,我们还是要在一起啊。”
“嗯,永远的朋友,绝对。”
最终的画面是在这样似是不妥协的倔强却无比温暖的话语里,有些伤感地收了场。我还记得,当时三人的表情和语气都是与平常嘻嘻哈哈的态度非常不一样的认真。似乎这样下了誓约,就真的能战胜一切了。
似乎。
小孩子的心还是容易放弃掉承诺的吧。
刚开始的那一阵子,三人还非常有默契地在放学后像以前一样彼此等对方一起回家。但随着时光推移,从陌生到逐渐融入新的班级氛围里,这一份原以为是坚定的友谊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消散了。
眼神有些躲闪了。玩笑说得有些不自然了。最后到了彼此偶尔在街上见到面都会有些尴尬的心情。
后来,三班的那个朋友转学走了。于是不敢打探的我,便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没有她的消息。
小学毕业之际同学录风席卷了整个六年级。
在某节下课时,我忽然有些难以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跑到了楼下的一班,也拿了一张给留下来的那个朋友。她看到我的举止后有些惊讶,但还是笑笑地收下了一张。
当天晚上我拿着那张她给我写的同学录,在台灯下翻来覆去地看了有十几遍。最终发现,不管是个人资料,还是从留言里透露出来的她……那个气息,都是我非常陌生的。不能准确说是什么好或坏的改变,但最真实的感觉,就是她早已经不是三年级的那个我认识的朋友了。
改变会让往昔一起度过的人感到怅惘吗?但是,如果不改变的话,就只能永远地活在过去的日子里。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一味地眷恋过往。要懂得学会对一场场盛宴表示“谢谢你曾经陪过我,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的感谢,然后,就可以拥抱着这些回忆,充满勇气地踏上新的旅程了。
在几天后,我婉言谢绝了她让我写同学录的想法。
三
是你吗?
至今我所经历过最绝望之事,最绝望最绝望……是,发生在四年级即将谢幕的那年。
一个最为简单的叙述就是,我从幼儿园以来最好的朋友,出车祸过世了。
关于这件事,我已经用矫情的文字纪录了太多……那么,现在,就让我当作是一个故事,用平静的文字来缓慢叙述吧。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春夏秋冬,都已经记不清了呢。我所拥有的回忆只告诉了我,在星期六的下午,我见了她最后一面。
一个流泻了满满日光的下午,格外地温柔。我购物回来的路上偶尔遇见英语班放学的她,便一起回家了。那一段时间,与我们所拥有的全部时间相比起来,也是显得非常平常普通的。充斥着欢声笑语,轻松的聊天话题……如果,后来我想起来,当时的我知道她在那天晚上就即将死去,会怎么样呢?
星期日的清晨,我便被爸爸妈妈唤醒并告之了这个消息。
完全地,不敢相信。听到的那一瞬间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流了满脸,却还要在嘴边不停重复着“怎么可能,一定是假的”,“她是个那么好的女生,怎么可能会死”……这些连自己说出来都在声线颤抖的傻话。最后爸爸似乎也是在我的表现前显得有些犹豫起来,便对我说“是邻居阿姨告诉我们的,说经常和你在一起的那个小女生死掉了……不过,也有可能是误会。让你妈妈下楼去确认一下吧。”
她和我的家,都在同一个社区。她们家甚至就是在我们社区里开干洗店的。
当时的我听到爸爸的一番话,顿时在黑暗的心里涌现出了一丝光亮。在等待妈妈的时间里,我不停地安慰着自己,可能真的是搞错了……甚至,我还幻想起了第二天邀约她一起去上学的情景。
我会噘着嘴表示不满却笑容满面地对她说,你这个笨蛋,居然骗了我好多眼泪诶。快点说,你要怎么补偿我呢?
……可是。
可是。
妈妈回到家后眼睛里噙满了泪水的无言回答。当日班主任老师来询问她家地址的电话。还有隔日斑马线上还没来得及完全清除的血迹,升旗时间的全校默哀,语文课上一张张在课桌上摊开题目“我想对你说”的作文纸,同学们一个个先是震惊再是流泪的神情……
其实我才是笨蛋,对不对?
然而这件亲身在旁边经历的死亡,却意外改变了我延续到现在的生活态度。
在那之前,我一直是单纯乐天派的代表,对一切事情都抱持着清新却浅显的想法。但从那以后,我才逐渐懂得去思考一些看似遥远的事情,努力摸索着去确认这个世界上我应该存在的位置……其实刚开始,那是一段非常让人不愿回想起的回忆。我沉湎于她的回忆之中,变得古怪与偏执,甚至和之前的其他朋友都为大大小小的事情分裂了。
那就像是一个人面对着世界尽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般的困惑心情。
就这样,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虽然我如此执著,甚至将她作为“完美的过去”来在心底不断怀念。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是离那个原本的她,越来越远了。
这就是人的记忆弱点。当一个人离开以后,我们会将她生前的好无限放大,却忽略了那个有缺点、却才是真正真实的她。
如果她还在世的话,我很有可能会因为某些无法预料的事情,也与她决裂。就像她死去之后一样。不过当然,后者与此相比在形式上虽然没有区别,但于意义却更难以让人接受。
于是,无数巨大的问题也逐渐在我的心里旋绕起来——
我,还能寻找到那个真实的你吗?
我,还能回忆起你原本的样子吗?
我想,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才能真正做到去纯粹而不为煽情地,想念。
四
是你吗?
其实我很清楚,当我在说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与之距离遥远了。
我也再也不会得到答案了。
但是,每一次的相遇与别离,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那种感觉类似于,就算是身体腐朽了,都还会有过往停留在原地等待。等待着那一个伤口,能够终有一天好起来。
伤口,原本就是以不原谅自己的理由而久远存在的吧。
但那也只是我的倔强选择的方式,与其他人事无关。
你要知道,你就算已经不是你。而“你”这个暧昧而亲昵的称呼,都是我专用来为证明而生。
2009年4月25日
是你吗?
前几天从朋友家回来的路上,看见了一个似曾熟悉的女生。全部在我脑海里关于她的回忆,都要追溯到虽然已经过去、但也却不至于遥远到已经不能确定的小学时期。然而就算是这样,我也已经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能想得起来。
在当时还算纯粹透明的学校环境里,她已经算是个风云人物了吧。只是,她吸引众人目光的点并不是因为“很漂亮”或者“成绩很好”诸如此类普通的形容词语。而是在现在的自己看来非常让人难以用轻松语气说出来的原因。“精神有问题,心理也不健全”。
很沉重吧,要让人感到同情与悲伤吧。但与此同时,被强硬地摆在同一个层面上的“能为当时的大家提供闲暇时的娱乐话题与嘲笑的内容”这一点,也是的确存在过的。
比我们高一年级还是二年级的不良少女。
行为怪异,据说做过例如“捉蚯蚓吃”之类千奇百怪的事情不下少数。另外,因为家庭贫穷的原因还经常打架,抢劫,偷别人东西。当然,逃课后在校外游荡这种事情也是早已让大家见怪不怪了。
在种种流传于自己与周围同学之间的这些道听途说中,到底有几件事是真实的,我想也从来没有人真正去探究过。因为本来就是类似用来随意填充空白的笑话,会有人去认真地介意真假性么?
那个时候,在与别人开玩笑时,大家的常用语中也有一句长久固定不变的“你真像XXX”。这句话很显而易见地是暗指对方一些不好的含义。然而,不用说,XXX就是那个女生的名字。
其实就算是直到现在,也很难去详尽地解释出以前包括自己的这一群习惯于去肆无忌惮地谈论着这个女生的人的心态。是深藏在心底里没有宣泄出来的暗黑与恶意吗?应该要对这一个理由给予否定的。但如果单纯地归于“只是无聊时一种心照不宣的产物”,好像又过于推卸责任了。
毕竟,是一开始就要清楚的道理。不管是出于何种缘由,让自己的肤浅揣测任意刺痛别人的伤口这件事,就是不对。就算,对方是有可能根本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异常的“精神病患者”。
但是,就在茫然地忘记了这些事情也就如此度过了几年后的现在——就在前几天,我遇见她时,心里又产生了隐隐的全新的震撼。
她和一群人走在一起,记忆中总是长长垂下额头的刘海剪短了,显现出明快的样子。她的眼神很温和,看人的时候好像并不那么安静却透露出一种歇斯底里的味道了。我走过她身边,与她的目光碰撞在一起的那个瞬间,她甚至没有立刻冷淡地收起笑容,而是对我也微微地点了点头。
可能她想不起来了吧,其实我以前,也是曾经被她在学校门口堵住后却因为及时靠朋友们的帮助逃脱,最终“抢劫未遂”的家伙之一。
可能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吧,她在我的心里一直算得上鲜明而稳固的形象,就在那一刻,又重新得到了本就该属于的释怀心情。
不会想去问“你的病好了吗”这种话。起码有一点,我的心里是很清楚的,时间真的会对每个人,都公正诠释出在谜团之后他应该得到的未来与结局。
那天,她略微摇晃着的身影,逐渐远去。最终就消失在橘子色一样柔软的夕阳之中了。
二
是你吗?
在三年级顺利结束后的又一个新学期,学校开展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分班。
四个班的同学们都在报名日的当天,被吩咐整齐地排着队列来到三楼的活动空间里。老师们都没有完整地解释,但在同学们的彼此谈论之间,大家都已经很明了了这个即将到来的事实。
“好倒霉呀,为什么学校的第一次分班就轮上我们”,“到另一个班级一定会不习惯的吧”……在等待被一个点名“XXX,X班”的时间里,大家就这样一直站在自己将要解散掉的班集体里,小小声地讨论着。
当时,我在班上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可是,在彼此加油着的鼓励语中,真正想要守护住的事情还是没能在那一天顺利地诸以实现。一个朋友去了一班,另一个朋友去了三班。而我,留在了原先的二班。
记忆真的是非常清晰的东西。在小学漫长的六年里,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事情,都被我忘得差不多了。但那天分班仪式结束后的场景,我却是记得比谁都要清晰。
三人在散了人群的活动间里,久久不肯离去。漫无目的地走着路,偶尔停下来聊聊天。大家的心情都是非常沮丧的,难过得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虽然以后不在一个班里,我们还是要在一起啊。”
“嗯,永远的朋友,绝对。”
最终的画面是在这样似是不妥协的倔强却无比温暖的话语里,有些伤感地收了场。我还记得,当时三人的表情和语气都是与平常嘻嘻哈哈的态度非常不一样的认真。似乎这样下了誓约,就真的能战胜一切了。
似乎。
小孩子的心还是容易放弃掉承诺的吧。
刚开始的那一阵子,三人还非常有默契地在放学后像以前一样彼此等对方一起回家。但随着时光推移,从陌生到逐渐融入新的班级氛围里,这一份原以为是坚定的友谊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消散了。
眼神有些躲闪了。玩笑说得有些不自然了。最后到了彼此偶尔在街上见到面都会有些尴尬的心情。
后来,三班的那个朋友转学走了。于是不敢打探的我,便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没有她的消息。
小学毕业之际同学录风席卷了整个六年级。
在某节下课时,我忽然有些难以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跑到了楼下的一班,也拿了一张给留下来的那个朋友。她看到我的举止后有些惊讶,但还是笑笑地收下了一张。
当天晚上我拿着那张她给我写的同学录,在台灯下翻来覆去地看了有十几遍。最终发现,不管是个人资料,还是从留言里透露出来的她……那个气息,都是我非常陌生的。不能准确说是什么好或坏的改变,但最真实的感觉,就是她早已经不是三年级的那个我认识的朋友了。
改变会让往昔一起度过的人感到怅惘吗?但是,如果不改变的话,就只能永远地活在过去的日子里。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要一味地眷恋过往。要懂得学会对一场场盛宴表示“谢谢你曾经陪过我,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的感谢,然后,就可以拥抱着这些回忆,充满勇气地踏上新的旅程了。
在几天后,我婉言谢绝了她让我写同学录的想法。
三
是你吗?
至今我所经历过最绝望之事,最绝望最绝望……是,发生在四年级即将谢幕的那年。
一个最为简单的叙述就是,我从幼儿园以来最好的朋友,出车祸过世了。
关于这件事,我已经用矫情的文字纪录了太多……那么,现在,就让我当作是一个故事,用平静的文字来缓慢叙述吧。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春夏秋冬,都已经记不清了呢。我所拥有的回忆只告诉了我,在星期六的下午,我见了她最后一面。
一个流泻了满满日光的下午,格外地温柔。我购物回来的路上偶尔遇见英语班放学的她,便一起回家了。那一段时间,与我们所拥有的全部时间相比起来,也是显得非常平常普通的。充斥着欢声笑语,轻松的聊天话题……如果,后来我想起来,当时的我知道她在那天晚上就即将死去,会怎么样呢?
星期日的清晨,我便被爸爸妈妈唤醒并告之了这个消息。
完全地,不敢相信。听到的那一瞬间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流了满脸,却还要在嘴边不停重复着“怎么可能,一定是假的”,“她是个那么好的女生,怎么可能会死”……这些连自己说出来都在声线颤抖的傻话。最后爸爸似乎也是在我的表现前显得有些犹豫起来,便对我说“是邻居阿姨告诉我们的,说经常和你在一起的那个小女生死掉了……不过,也有可能是误会。让你妈妈下楼去确认一下吧。”
她和我的家,都在同一个社区。她们家甚至就是在我们社区里开干洗店的。
当时的我听到爸爸的一番话,顿时在黑暗的心里涌现出了一丝光亮。在等待妈妈的时间里,我不停地安慰着自己,可能真的是搞错了……甚至,我还幻想起了第二天邀约她一起去上学的情景。
我会噘着嘴表示不满却笑容满面地对她说,你这个笨蛋,居然骗了我好多眼泪诶。快点说,你要怎么补偿我呢?
……可是。
可是。
妈妈回到家后眼睛里噙满了泪水的无言回答。当日班主任老师来询问她家地址的电话。还有隔日斑马线上还没来得及完全清除的血迹,升旗时间的全校默哀,语文课上一张张在课桌上摊开题目“我想对你说”的作文纸,同学们一个个先是震惊再是流泪的神情……
其实我才是笨蛋,对不对?
然而这件亲身在旁边经历的死亡,却意外改变了我延续到现在的生活态度。
在那之前,我一直是单纯乐天派的代表,对一切事情都抱持着清新却浅显的想法。但从那以后,我才逐渐懂得去思考一些看似遥远的事情,努力摸索着去确认这个世界上我应该存在的位置……其实刚开始,那是一段非常让人不愿回想起的回忆。我沉湎于她的回忆之中,变得古怪与偏执,甚至和之前的其他朋友都为大大小小的事情分裂了。
那就像是一个人面对着世界尽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般的困惑心情。
就这样,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虽然我如此执著,甚至将她作为“完美的过去”来在心底不断怀念。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是离那个原本的她,越来越远了。
这就是人的记忆弱点。当一个人离开以后,我们会将她生前的好无限放大,却忽略了那个有缺点、却才是真正真实的她。
如果她还在世的话,我很有可能会因为某些无法预料的事情,也与她决裂。就像她死去之后一样。不过当然,后者与此相比在形式上虽然没有区别,但于意义却更难以让人接受。
于是,无数巨大的问题也逐渐在我的心里旋绕起来——
我,还能寻找到那个真实的你吗?
我,还能回忆起你原本的样子吗?
我想,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才能真正做到去纯粹而不为煽情地,想念。
四
是你吗?
其实我很清楚,当我在说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与之距离遥远了。
我也再也不会得到答案了。
但是,每一次的相遇与别离,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那种感觉类似于,就算是身体腐朽了,都还会有过往停留在原地等待。等待着那一个伤口,能够终有一天好起来。
伤口,原本就是以不原谅自己的理由而久远存在的吧。
但那也只是我的倔强选择的方式,与其他人事无关。
你要知道,你就算已经不是你。而“你”这个暧昧而亲昵的称呼,都是我专用来为证明而生。
2009年4月25日
PR
Post your Comment
プロフィール
HN:
谖杳
性別:
女性
自己紹介:
鱼恐惧
放空/迷路
牛奶味/狮子座
树/大象/阴天/夏日
龟梨和也/Chara/苍井优
旅行/文字/音乐/电影/拍照
身体接触不能/梦境偏执/噬白症
放空/迷路
牛奶味/狮子座
树/大象/阴天/夏日
龟梨和也/Chara/苍井优
旅行/文字/音乐/电影/拍照
身体接触不能/梦境偏执/噬白症
最新記事
(06/16)
(06/05)
(05/08)
(05/02)
(04/25)
(04/17)
(04/17)